安徽中志集团庆祝第十个“5.17”全民补硒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科学补硒 健康生活”已经逐步成为人们提高身体健康指数,提升生活品质的一种养生理念和生活方式。
5月17日,为帮助不同地区、不同硒营养状况人群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科学合理补硒,助力富硒产业健康发展,在中国食品报社富硒食品创新发展工作委员会的指导下,安徽中志土壤研究院集团推出面向全国的以“补硒生活化”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活动以线上直播的形式与消费者共同见证科学补硒十周年新征程,特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立体污染防治与产地环境质量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土壤与耕种学会中国分会主席,清华大学高端装备研究院应用生物与装备研究所所长蔡典雄;国家小麦中心书记、河南农业大学教授、河南富硒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国家硒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常务理事宋家永;生态学博士,“环境污染调查与修复治理”国家专业人才,农田土壤污染防控与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土壤修复工程师毕德等做客直播间,进行硒知识的科普,提高人们对科学补硒的重视程度。本次活动带动百万人次进入直播间参与硒文化科普学习,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硒产业发展活力。
“补硒生活化”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项由使命驱动的,融合责任心、信心和匠心的全民健康公益事业。通过活动开展,呼吁社会公众关注硒、了解硒,意识到硒对人体的重要性,助推国民补硒习惯的养成,让广大群众能够看到科学补硒带来的健康成果,让富硒理念走进千家万户。
数据显示,全球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土壤缺硒,中国有72%的国土含硒量低于平均水平。根据我国硒营养现状,仅靠日前的膳食远不能满足国民健康对硒营养的需要。2014年,国务院颁布《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明确指出要重视解决微量营养素缺乏的问题,全面普及膳食营养和健康知识。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2013版)推荐的成人硒摄入量标准为60-400ug/d(微克每天)。中国营养学会还推荐了不同人群硒摄入量参考标准。据调查我国城市居民的饮食结构中,成年人硒的日摄入量大约在20—30微克范围,离中国营养学会提出的推荐值60—400微克相差甚远。因此,专家们提倡补硒,以提高居民硒的摄入量。在全国开展硒科普宣传和全民科学补硒行动,已经成为关系到亿万民众身体健康的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
(黄广顺)
责任编辑:赵钰 审核:彭宗璐
热点专题
夏季标配竟是"定时炸弹"!天气再热也不能这么吃…
原标题:轻则生病,重则没命!夏季标配竟是"定时炸弹"!天气再热也不能这么吃… 夏天,对于很多“吃货”来说是最幸福的季节:啤酒、毛豆、小龙虾,西瓜、冷饮、冰激凌……于是很多人开始“放肆”吃。 不过专家提醒,天气再热也不能这么吃,轻则生...
“微醺奶茶”火出圈,喝后呼气检测超醉驾标准
群雄逐鹿的奶茶市场,如果一成不变肯定难保生意长虹。日前,一种“酒精+奶茶”的微醺搭配成功“出圈”,添加了百利甜、威士忌的奶茶脱颖而出,吸引不少人购买。不过,昆明市五华区检察院发现,这种奶茶店存在向未成年人售卖含酒精饮品的情况。记者走访南...
羽衣甘蓝、洋蓟…这些网红蔬菜真的无可取代?
原标题:高大上的网红蔬菜 真的无可取代?营养、健康、新鲜是当下人们对日常饮食的追求趋势,特别是进入高温天气之后,大家的胃口也变得略显“疲软”,对烟熏火烤和浓油赤酱的重口味兴趣缺缺,反倒是各款绿色蔬菜成为美食达人们在社交软件上发布内容的主角。...
轻则中毒腹泻,重则致癌致命!千万别这么吃了
夏季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潮湿、闷热的日子,同时也是食源性疾病高发季节。 看看这些教训,一定要注意食品安全,避免“病从口入”。警惕饮食中的“剧毒陷阱” 广州市化学中毒救援中心、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陈运超接受广州日报采访时介...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21000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18号
中国食品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18 by cnfood.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服务:北京爱申律师事务所 彭殷庆 (高级合伙人)律师13718820003